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简介
Overview of Postgraduate Programs
艺术人文学院是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艺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牵头单位,具体承担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与文化遗产、美术与书法创作研究五个硕士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具体培养方向简介如下:
“艺术史”方向:艺术史是研究艺术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的学科。它涉及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现象、艺术风格、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等方面的研究。艺术史研究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深入分析,探讨艺术的历史背景、社会影响和美学价值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揭示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推动艺术理论的深入研究。
“艺术理论”方向:艺术理论是研究艺术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关系的学科。“观察、思考、研究”是其学术本色,既要面对不断变化的艺术实践构建多元开放的阐释体系,也要反观艺术史论自身开展批评的史学史与方法论研究,最终指向更广阔的人文、思想与精神。
“艺术批评”方向: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和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和评论的艺术学分支,涵盖了艺术实践、艺术理论、美学和视觉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艺术批评家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审美素养和理论知识,对艺术作品、风格、流派、现象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评价和解读。
“艺术与文化遗产”方向:艺术与文化遗产学科方向是研究艺术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相互关系、作用和影响的学科。从“活化引领”“协同创新”的知识生产要求出发,它强调对遗产保护理念、原则、方法的全面掌握,聚焦艺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技能优势,拓展遗产活化样态。
“美术与书法创作研究”方向:美术与书法创作研究是一门研究美术与书法创作过程、技巧、审美和价值的学科方向。它关注艺术家的创作心理、构思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探究美术与书法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为艺术创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艺术人文学院研究生培养经过20余年的发展,形成“以史论评为基、注重理实互动、注重学社融合、注重传统活化”的培养特色。设立“四季青年沙龙”“全国美术院校硕士研究生论坛”“一带一路艺术互鉴计划”等覆盖学院、全国和全球的学术平台。学院毕业研究生在高校、美术馆、艺术机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任职与工作,享有很高的社会美誉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简介
Introduction to Doctoral Research Training
艺术人文学院是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艺术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牵头单位,具体承担“艺术理论”、“美术学”、“设计史论”三个学科方向博士研究生培养任务。同时,学院也是“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科研工作站牵头建设单位。学科方向简介如下:
“艺术理论”学科方向:主要研究领域:艺术理论知识谱系与学术前沿研究、科技艺术与跨学科研究、艺术社会学与参与式艺术研究、艺术教育与社会美育研究。特色与优势:立足于艺术理论的知识谱系,聚焦变革时代的艺术变迁,着眼艺术与科技融合、艺术的社会介入、艺术的美育使命,开展理论凝练与学术研究,发展具有中国化、时代化的艺术理论。
“美术学”学科方向:主要研究领域:美术史论研究、艺术批评与艺术管理研究、艺术遗产与区域发展研究。特色与优势:发掘本土资源,开展美术史论研究,塑造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特色与优势;立足中国大西部,以艺为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西部民族艺术与国家认同研究;立足艺术研究的范式转型,以美为媒增进文明交流交往交融,开展全球艺术史与文明互鉴研究。突出理论与实践融通,开展当代艺术批评研究,发展艺术管理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发挥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社区活化方面的认同与凝聚、资源与转化作用,开展艺巴蜀石刻与线路遗产、文化遗产与艺术乡建、文化遗产与社区营造研究,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设计史论”学科方向:主要研究领域:西南传统技艺与文化生态研究,中国近现代设计史和红色文化研究,全球设计史和物质文化研究。特色与优势:以西南地区传统手工艺及其文化生态为研究基础,聚焦“地域性”与“本土性”设计案例和基础理论研究,同时,以全球性的视野来关注中西方设计历史与文化的基本问题,并以“人民性”和“现代化”为核心,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形成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尤其是中国近现代时期的设计创新。
作为西南地区高等艺术院校唯一具有“艺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单位,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美术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彰显学术研究的大西部“区域性”特征,突出理论研究的“实践性”品格,始终保持自身的“当代性”姿态,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我国西部“艺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