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落幕。闭幕式上,伴随本次展览一起评选产生的第四届“中国美术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校共获“一金三银”,不仅再次斩获中国美术最高奖,还创下了重庆美术在“中国美术奖”评选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金奖作品
《“巡天”登月服系统组件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155cm×155cm×210cm
胡永攀、袁侨伟、冯寄候、赖轩、孙元明、周敦颐、文华祥、李林熙 重庆
银奖作品
《画室》油画
180cm×180cm 刘宇轩 重庆
《家庭系列之我们这一代》油画
236cm×194cm 杨世斌 重庆
《山海共生》水彩·粉画
120cm×150cm 耿德法 重庆
我校设计学院副教授胡永攀带领团队创作的《“巡天”登月服系统组件设计》获得了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金奖,造型艺术学院教师刘宇轩的油画《画室》,造型艺术学院副教授杨世斌的油画《家庭系列之我们这一代》和造型艺术学院油画系系主任、副教授耿德法的水彩·粉画《山海共生》获得银奖。
胡永攀参加颁奖仪式,并发表获奖感言:
三年前,团队开始构思这个作品,面向未来载人登月需求开展前瞻设计,提出集防护、协同、增强于一体的创新方案。我们付出了长达数年的艰辛探索,目的是实现“科技、艺术、文化”在同一作品中的珠联璧合,展现千年文化的底气、巡天揽月的豪气、突破创新的胆气。本作品创作既是一次突破尝试,也是一次全面预演。基于这一尝试和预演,团队正式承担我国登月服的工业设计任务,并于今年9月28日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向世界发布了设计成果。感谢新的时代为艺术设计带来的宝贵机遇;感谢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为推进艺术繁荣做出的不懈努力,为人民而创作的执着坚守;向人民汇报,向人民致敬!
颁奖仪式后,我校教师刘宇轩、杨世斌、耿德法分享了他们的创作经历与感悟。
刘宇轩:
一直以来,我的绘画创作都关注于现实主义题材。我相信从生活和现实中汲取灵感与学习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部分。面对看似平凡的物象,我试图用一种特殊的眼光去观察并表现它们,并致力于创造反映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使传统绘画语言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杨世斌:
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我始终相信,普通人的生活故事也蕴藏着深厚的情感与历史,它们不仅真实而且值得被关注和赞美。我在作品中把这些故事与情感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家族画卷,希望作品呈现的是家庭的纽带,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那种跨越数代的情感联系与爱的传承。
耿德法:
在当代绘画语境下,风景画创作的出发点不仅仅是对绘画形式语言的表达,进而是通过风景作为载体进行文化思想的传递。我的作品《山海共生》,以山与海(水)作为主要审美元素,反映了当下社会进程中的人生感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照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朴素自然观。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自1949年举办第一届,每五年举办一次,是中国美术界最权威、规模最大的顶级展览,从中产生的“中国美术奖”创作奖是中国美术界的国家级最高奖。自征稿以来,我校师生积极响应、踊跃投稿,学校多次举办主题创作培训班和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备战全国美展。
我校在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是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的结果,是学校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全力筹备的成果,是对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打造精品力作的肯定,更是学校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上的一份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丹青厚礼。它集中体现了近我校近年来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人才培养、创作培育、精品打造、品质提升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鼓舞着我校师生继往开来,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美术院校”的目标征程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