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师生团队来到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参加“参与和表征:第五届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系列活动之“滇渝陶韵——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云南大学联合工作坊,在祖国边疆的乡村社区探索美育赋能乡村的可能性。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校长张雁梅、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吴白雨、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图书馆副馆长屈波等嘉宾参与工作坊启动仪式。
工作坊共持续5天,特邀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师生参加。三所高校的30余名师生从课堂走向乡间,在乡村社区的社会实践中与村民充分交流、共同创作。5天的深入交流,让碗窑村的制陶艺人看到茶陶产业更新颖独特的创作形式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们期待在碗窑村社区的实践中,实现三校密切互动,让师生与村民们深入交流,在此过程中,产生一些有意思的项目,通过这些项目,让临翔的茶陶被更多的人看到,视觉化呈现这个地方艺术的美、风景的美和人的美。”屈波说,“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给同学带来一个契机,让他们充分认知社会,了解基层艺术创作的状况。”
在碗窑村的各个制陶小作坊里,村民和师生相互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古朴与现代、传统和新潮,传承与创新的美育火花在临翔碰撞交融。
田间地头,小学生跟着大学生们的指引,带着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激发出无尽的创作灵感,美育的种子已深深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来自我校博士研究生李欣桐把画板摆到了布朗族人家里,生动地诠释着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生活;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的老师也把课堂搬到碗窑村的一号龙窑,与省级非遗传承人一起创作富有生活气息的陶器作品;在碗窑村党群服务中心,我校硕士研究生刘沼麟正收集破损的陶片,和村民铁师傅共同“种”下一棵“陶(桃)树”,美育之树就此生根发芽……
省级非遗传承人杨丕追说:“他们来了以后,走到每一个工作室去,思想的交流、艺术的创作,给我们工作室都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此次校地合作活动,让参与活动的师生领略了祖国河山之美,体验了少数民族文化,身体力行参与了美育帮扶,增进高校师生与社会公众的情感。三所高校以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势为传统产业赋能,让现有产业得以不断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此次活动探索了社区美育的新模式,激发了乡村社区的活力,以美育为乡村振兴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