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学院举办《儒家工夫论视域中的吟诵理论与实践》讲座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2日 19:20 作者:田源 浏览:

5月31日晚,由通识学院主办的“中国文化概论——川美大讲坛”,在“超星学习通”线上开启。全校近800位学生参与了线上课程学习。

本期课程讲座题目为《儒家工夫论视域中的吟诵理论与实践》,隶属于系列讲座的文史哲版块。主讲人朱光磊,1983年出生,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顾炎武研究中心副主任,苏州沧浪吟诵传习社副社长,江苏儒学会常务理事,荣获江苏省社科优青、江苏省“333”工程第三批次人才称号;研究方向为儒道释三家哲学、中国管理哲学、苏州吟诵、评弹、吴歌、宣卷等;出版著作有《回到黄宗羲》《对话儒学:中国当代公共道德建设的文化视野》《唐调诗文吟诵二十讲》《苏州童谣》等。

朱光磊从苏州的传统文化为“吟诵”主题的切入点,指出小众属性与大众需求,基于艺术的研究兴趣和传习历史,唤起观众的古典文艺演绎记忆。朱光磊清晰界定儒家工夫的文献理论边界,“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是朱子提倡的儒家工夫论。至于如何读书,民国时期江南朱子学者唐文治先生继承了桐城派“因声求气”的理论,发展出了唐调吟诵。

参考朱子与唐调吟诵,朱光磊提炼传统吟诵的生成原理和结构特征。生成原理包含性、情、声、辞四大要素,结构特征包含基本曲调和依字行腔两大要素。朱光磊从理论深入到音韵的吟唱实践,通过对《关雎》《蒹葭》《湘君》等先秦经典文艺作品的吟唱,印证并强化曲调、唱腔等要素的运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吟诵的本质。

此次讲座饱含趣味和哲理,朱光磊高屋建瓴的哲学阐释渗透日常生活的情境,涵养了学生对戏曲吟诵的艺术品格;学生自发尝试吟诵诗词曲的文本内容,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本地位;理论输出和吟唱实践的独特授课风格,丰富了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学生的文化生活,深化我校浮生文学社、若鸣京昆戏曲社等学生社团的发展,课程思政导向,培养出经世济民的君子人格。衔接《文学经典选读》等通识课程教学,支撑“艺语惊人-诵写讲”大赛的文化品牌建设,践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文化概论—川美大讲坛课程的讲座授课模式,打破固化的知识框架,并整合前沿教学科研资源,凸显学科交叉的创新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课程以专家讲座授课的模式,点线面的立体格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让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通识教育与专业结合的本科教学改革走深走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