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报道链接:https://h5.cqliving.com/info/detail/97451626.html?cid=97451626&f=20&sp=source_share&cqxhlwdc=3f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近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展。在这幅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由图片、实物、模型等6000多项展览要素组成的“壮美画卷”中,不少“重庆元素”精彩亮相。
在地方展区重庆单元,五大板块、43张图片、25件(套)实物、41个视频、5个亮点展项,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果、人民生产生活的巨大成就,引人瞩目。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派出多路记者,在北京与重庆前后方联动,推出“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北京特写及重庆连线特别报道,直击展览现场精彩画面,呈现“重庆元素”背后故事,了解新时代新征程中的重庆成就,感受历史长河中令人心潮澎湃的瞬间。
“山城印象”展项。市展览办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周盈 秦思思)9月27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开展。步入展区,在重庆单元醒目位置的“山城印象”亮点展项,以多媒介交互技术呈现出重庆“立体交通、山水环绕”的城市画像,展示着重庆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多样面孔。
“现场两根圆柱,一根用于展示重庆展标,一根用于展示重庆特色元素,右立柱便是‘山城印象’。”重庆展览办设计专家组副组长、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教授段胜峰介绍,“山城印象”主体造型依托展厅的一根圆柱进行设计,聚焦“重庆是站立的城市”的意向表达,有机融合重庆特色“山、水、楼、桥”的视觉形象。
部分设计稿。市展览办供图
多重结构 呈现“重庆是站立的城市”
据介绍,“山城印象”为呈现出高低错落、山水环抱、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所以选择多重结构,呈现立体山城。
其中,主体造型正立面,展示重庆山城、桥都、两江交汇、轨道穿楼等独具特色的立体城市风貌。在错落有致的纵向体块构合中辅设LED屏,通过视频媒介呈现重庆立体城市的建筑风貌;两侧采用铝型材矩管矩阵设置,构成意象化的山体造型;中间部位运用多条高架道桥造型,萦绕于山间楼宇,塑造立体交通形态,且采用屏显技术虚拟成像,展示“轨道列车穿楼”的独特城市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山城印象”展项的下半部分将《长江之歌》曲谱转化为江水河道式样的曲面带状造型。同时,工作人员采集了长江重庆段29个水质国考断面的水样,罐装29支试管中,组成23组音符,与浪花图形共同构成“长江之歌”的五线谱,参观者可与之互动,奏响《长江之歌》。据介绍,这29管长江重庆断面的水样,由市、区(县)生态环境检测中心工作人员直采后,一刻都不停地送到北京参展。展览期间也将定期更换,保证展出效果。
主体造型后侧立面,设计了一组展示“美好生活”的图景。采用洪崖洞景区巴渝民居造型样式,形成鳞次栉比、层层叠叠的透雕建筑场景;8个开窗均辅以人物动态影像视频,展示重庆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山城街景美轮美奂的新时代美好画卷。
重重打磨 展项经历“肯定、否定、再否定、确定”
据了解,“山城印象”展项历经两个多月,从8个方案拓展至20个方案,再从20个方案浓缩成3个方案,设计方案又修改了40多稿后才最终定稿。
如何充分展示重庆特色,做亮重庆单元的空间造型和亮点展项设计?如何在设计创作中充分发挥多专业团队的学科交叉优势?这都是团队一开始所面临的问题。
段胜峰介绍,为了深入挖掘重庆特色元素,展示重庆亮点,通过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创新设计表达方式,打造出主题性、内容性、艺术性兼具的空间造型和亮点展项。在设计前期,团队成员收集相关资料,着眼重庆特色和亮点,从展示设计的整体形态、动线、视角、基调、色彩、材质、视效、交互、氛围、重点表达等要素系统编制意向脚本,绘制出多套不同思考维度的概念设计方案。
“山城印象”的后侧立面,重庆“美好生活”图景又扑面而来。市展览办供图
6月,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设计团队入驻三峡博物馆集中攻关设计,提交方案“取山之形、水之象、桥之意”,以格栅影像装置构成意向“山·水·桥”多媒体互动展示造型。
段胜峰告诉记者,“山·水·桥”造型设计方案虽然在内部一致通过,但由于展览场地问题及实施难度大,施工条件受限等原因,该方案不得不放弃,团队立即结合实际情况,重新修改方案。
团队成员在多重压力下,再次优化初始设计构思,聚焦“重庆是站立的城市”的意向表达,在最能体现重庆特色上下功夫,寻找最佳的方案。
最终,经过多次讨论、修改、优化,既具形式特色美感,又有重庆建设成就,就地取材,利用展区建筑立柱设计而成的“山城印象”出炉。该展项综合运用山、水、桥、城艺术造型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现重庆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大都市的成效。“看到作品地展出,感觉几个月来的艰辛和付出充满意义,我和我的团队们深感荣光。”段胜峰说道。